作者:克而瑞研究中心
來源:克而瑞地產研究(ID:cricyjzx)
隨著新型城鎮化提速,碧桂園的土地儲備價值愈發凸顯,將成為最大的紅利受益者。
近來,首批集中供地在多城市掀起“搶地潮”,北京、重慶、杭州、南京等熱點城市土拍競爭更是白熱化,高溢價、高自持成交地塊頻出。不少房企為提高拿地效率,采取多地塊、多形式參拍方式。顯然,新供地規則在一定程度激發了房企土地儲備的緊迫感,企業的投資戰略、儲備量以及布局結構的重要性也凸顯出來。
值得注意的,碧桂園作為集中供地下公認的優勢房企,卻并未有激進動作,反而表現相對保守,僅在22城中北京、濟南、廣州等少數城市有拿地,投資力度也并不大。碧桂園如此逆勢而為,其背后的底氣還是要歸結于其前瞻性的城鎮化戰略,以及在行業持續保持領先優勢的土地積累。
01
土儲規模:連續兩年穩居行業之首
且規模領先優勢在擴大
2020年度業績發布會上,碧桂園總裁莫斌公開提出“三年增長”計劃,即未來三年每年權益銷售目標增長10%,明確表明了對未來發展的信心和底氣。今年以來,碧桂園增長勢頭也是持續向好,連續5個月單月業績保持同、環比雙增長,1-5月累計實現權益銷售金額2497.6億元,同比增長21.25%,穩居行業領先地位。
在行業增速持續放緩、土地市場整體競爭加劇的背景下,碧桂園作為行業龍頭房企,規?;鶖谍嫶螅?020年權益銷售額達到了5706.6億元,未來繼續保持在高位上穩步增長,顯然壓力不小,對于企業投資能力和土地儲備都提出較高要求。
從目前行業土地儲備競爭格局來看,碧桂園、融創中國、綠地控股占據行業前三位,碧桂園土地儲備量最為突出。截至2020年底,碧桂園已簽約或已摘牌的中國內地項目2958個,全口徑總土儲建面(扣除已售未結)達到2.38億平方米,位居首位。
通過對近三年行業土地儲備TOP3房企比較,碧桂園土地儲備除了規模優勢外,還表現出以下兩大特征:一是,相對穩定性。近年來,碧桂園在銷售規模穩步增長的同時,土儲建面也穩定在行業高位,基本保持在2.4億平方米左右,整體波動并不大,也是唯一一家連續三年穩居行業TOP3的房企,并在2019、2020連續兩年穩居榜首。這主要得益于企業強大的投資能力、成熟化的投資策略,以及科學化的銷售與投資管控。
二是,領先優勢在擴大。2019年,碧桂園全口徑土儲建面達到2.43億平方米,排名躍至行業第一位,但彼時與第二位的中國恒大儲備規模相差并不大。但到2020年,2億平方米陣營只剩碧桂園一家,與第二、三位拉開顯著差距。
02
投資布局:堅持城鎮化戰略
五大城市群貨值豐富
土地儲備的質量主要體現在布局結構上,這也是影響項目價值、去化預期的關鍵因素。碧桂園一直以來堅持城鎮化戰略,深耕三四線城市、下沉五六線城市,在全國布局廣泛,截至2020年底,項目遍布全國31個省(自治區、直轄市)的289個地級市,總計覆蓋1350個縣級市/區/縣。
在投資布局上,盡管碧桂園深入低能級城市,但土儲資源整體分布符合人口流動和經濟發展趨勢,房地產需求具備良好支撐。截至2020年底,碧桂園已獲取的權益可售資源17536億元,其中98%位于常住人口50萬人以上的區域,且分布于人口流入區域的權益可售貨值占比達到93%。
具體來看,都市圈在碧桂園布局中占據絕對權重。從碧桂園可售權益資源分布來看,五大都市圈占比超過7成,可售權益資源過萬億元。都市圈作為經濟高地,人口吸附力強,也是房地產市場活躍區域,增長空間非??捎^。
根據碧桂園披露,今年土地資本開支與2020年基本持平,在2000億元左右。從首4月通訊公告來看,總權益購地金額達到428.9億元,三四線城市仍是投資重點,權益購地金額占到73%,新增權益面積占比達到92%。
可以預計,未來碧桂園投資路徑仍將是圍繞城鎮化戰略進行城市布局。而隨著招拍掛市場整體競爭加劇,利潤逐步被稀釋,碧桂園在拿地方式將更加注重多元化,這一點從2020年投資動向也有所體現,全年共獲取511塊地,總權益地價達到2092億元,并通過一二級聯動、收并購等方式拿下多個項目,多元化拿地資本開支占到總權益地價35%。
此外,盡管在行業合作常態化趨勢下,碧桂園仍著力于項目權益比例的把控,2020年新獲取項目的權益比達到88%。高權益比例是企業業績增長質量的保障,未來可以為企業帶來實質性的收益,在一定程度避免“虛增”。
總的來說,碧桂園土地儲備布局兼具廣度和深度,資源分布區域具備人口和經濟發展支撐,投資轉化率有一定保障。并且從投資趨向來看,繼續圍繞城鎮化路線豐富土地儲備,并從拿地方式、權益比例把控等方面保障土地質量,未來將釋放出較高的效益。
發展機遇:新型城鎮化提速
碧桂園布局優勢不斷凸顯
土地儲備作為業績穩定增長的保障以及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體現,在房企的戰略地位不斷凸顯。今年22城實施“兩集中”供地新政,首批土拍在多個熱點城市掀起“搶地潮”。新土拍規則下,市場競爭加劇、門檻抬高,拿地不確定性增強,不少房企在城市業績增長和資金流動需求驅動下,陷入土地儲備恐慌,不惜“舍利求地”。
而碧桂園作為規模、資金、投資管控優勢房企,拿地動作并不大,截至目前僅在北京、濟南、廣州、長沙等城市集中供地中少量補貨,相比融創、華潤、招商蛇口等規模房企相差甚遠,主要原因還是歸結于“量多質高”的土地儲備以及城鎮化戰略下的布局邏輯。由于對22城的市場依賴度較小,整體受影響程度有限,因此在其他企業鎖定集中供地土拍市場,碧桂園的拿地壓力相對較小,反而可以繼續聚焦低能級城市發力,尋找更好的投資機會,鞏固自身的布局優勢。
盡管短期內三四線、五六線城市房地產市場仍面臨需求問題,但從中長期來看,增長預期向好。尤其在城鎮化紅利下,碧桂園的布局優勢和機會也愈發凸顯出來。今年3月5日,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,政府報告提出: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,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,常住人口城鎮化兩年將提高到65%,發展和壯大城市群和都市圈。
新型城鎮化的加速推進,將帶動千萬農村人口向城鎮流動,為低能級城市房地產市場帶來新一輪發展機遇。碧桂園的布局路徑符合國家城鎮化建設趨勢,且在三四線新型城鎮化市場布局具備先發優勢,占據了五大都市圈高地,將成為最大的紅利受益者。
總結:在行業增速持續放緩、土地市場整體競爭加劇的背景下,房企的增長力越來越落到土地儲備上。在2020年度發布會上,碧桂園提出“三年增長”計劃,未來將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態勢,其底氣也主要歸結于“量多質高”的土地儲備以及城鎮化戰略下的布局邏輯。
截至2020年底,碧桂園全口徑總土儲建面達到2.38億平方米,位于行業榜首。且憑借強大的投資能力、成熟化的投資策略以及科學化的銷售與投資管控,領先優勢在持續擴大,為業績穩定增長和繼續領跑提供保障。
同時,碧桂園一直以來堅持城鎮化戰略,深耕三四線城市、下沉五六線城市,土儲資源整體分布符合人口流動和經濟發展趨勢,市場預期向好。尤其是隨著新型城鎮化提速,碧桂園的土地儲備價值愈發凸顯,將成為最大的紅利受益者。
注: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,不代表資產界立場。
題圖來自 Pexels,基于 CC0 協議
本文由“克而瑞地產研究”投稿資產界,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。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,謝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