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,媒體報出了阿里拍賣平臺即將對資產網絡拍賣收費的消息《免費時代結束?淘寶資產處置擬收成交價5%》,一時成為熱議話題。
先回顧一下具體怎么肥四:2018年8月1日,阿里拍賣發布《資產處置頻道收資費標準調整公告》,9月1日0點以后發布上拍的標的物,平臺將向處置機構收取軟件服務費,在此時間之前發布的標的物,即使開拍時間在9月1日后,也無需支付費用。
看到這里,頭條君有點坐不住了,大熱的天,上火。
爭議一:司法拍賣VS資產拍賣
阿里:你誤會啦,俺們司法拍賣不收費!
頭條君:也許是個別媒體不夠嚴謹,但頭條君也看了,很多報道的自媒體,公告從頭到尾也沒說司法拍賣收費啊。我們知道,阿里拍賣有兩個平臺,一個是資產拍賣頻道,也就是這次收費的頻道,一個是司法拍賣頻道。分得清。
阿里:拍賣的收費比例當前按照機構類型進行收取,而非所謂的統一為“系統成交價總額的5%”。
頭條君:這應該就是“解釋權最終歸主辦方所有”吧。一會兒說是平臺統一標準5%,一會兒說按機構類型收取,可是又沒有明確什么機構,怎么收取,自由裁量,全憑類(心)型(情)。
阿里:重復收費這樣的事,我們怎么會允許它發生?
頭條君:這是媒體說了重復收費的事兒,才站出來被迫回應說沒有重復收費,為什么不在公告里說清楚?是媒體誤讀,還是公告沒寫清楚?
阿里:看到沒看到沒,“優惠后收費標準”是“0.5%”!,我們能優惠好幾個月呢!
頭條君:厲害了!一下子就打了1折,力度可真大,大家抓緊時間,走過路過別錯過!可是要知道,比起什么所謂的打折優惠blahblah,用戶難道不是更看重長期穩定的收費標準?公告之所以叫公告,是因為它的權威性、穩定性,中間這個優惠,或許會讓人獲得些許安慰,可是小編,你知道優惠期是一個臨時的概念嗎?退一步講,如果優惠的重要性可以蓋過公告的影響力,那么阿里平臺的公告是不是以后我們就不用看了,只要看促銷優惠小廣告就可以了?
而且在回應中,只是使勁兒說優惠多少,到現在也沒有明確說5%是怎么確定的。
公告發布后,頭條君向一些大型的資產管理公司求證過,收費公告前,阿里拍賣方并沒有通知合作單位。
在定價策略上,既沒有和眾多機構溝通,也沒有想好收多少,只是以定高價,再減免優惠的方式試探市場反映(公告說優惠期多久不確定,這么看來,不排除試水后逐步漲價哦),真的很聰明呦~
最后頭條君想說:公告不是文字游戲,請尊重你的用戶,畢竟,資產上線的工作是一個費時費力、還需要層層審批的過程,國有機構經辦團隊更是頂著很大壓力,說服公司說服領導,才促成上線。
一路走來,阿里拍賣做出了很大貢獻,我們希望阿里拍賣不要走店大欺客的路子呦~
愛你,比心。
注: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,不代表資產界立場。
題圖來自 Pexels,基于 CC0 協議
版權說明: 感謝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創作與付出,“資產界”均已備注文章作者及來源。本網轉載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務 讀者、傳遞行業信息。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。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發送消息至 “資產界(npazone)”公眾號后,非常感謝!